WFU

網站頁籤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線上視訊教學的技術





實體課程演講全面取消,然後呢?


2021年5月中後,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新冠病毒疫情在雙北大爆發,台灣正式進入社區感染,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大家人心惶惶。不少人改為在家上班,小孩開始嘗試視訊上課,許多服務業更是直接拉上鐵門直接休業。

大家努力了一個月,疫情稍稍有看到回穩的狀態,美日應援的疫苗也開始施打,希望在未來的半年,台灣能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也在目前疫情稍微回穩之際,許多暫停的教學與繼續教育也逐步跟著要重新開始進行。

然而,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實體課程,可能短時間回不去了,線上課程看起來會陪伴大家一陣子。


線上課程,讓人有點喜歡也有點不喜歡


線上課程有很多好處,首先線上課程比較不受場地限制,大家不用特地為了上某個課要跑到特定的地點,也不用擔心太晚到坐後面看不到,更不用擔心如果講師講得很差,會不好意思離開,直接按離開會議,一秒解決。

距離與空間的方便,同時也可能會變成壞處。

過去可以利用會議認識大師與神人的機會大幅下降,也沒有理由到外地參加課程順便旅遊跟享用美食。最重要的是,線上課程/會議,壓力山大的是講者!

跟實體會議比較起來,我認為擔任線上課程講師壓力至少高上兩倍,因為除了教學內容可能隨時被翻拍翻錄之外,線上課程也不容易有所謂的教學氣氛,許多實體課程可以操作的教學技巧在線上課程無法重現,許多講師對著電腦講話真的會講到沒力!

還好,大家的需求,教學神人福哥聽到了。

福哥原本對於教學技巧就有深入的研究,除了是著名的企業講師,也出了一本書專門講教學的技術,開了一系列教學技術的線上課,連博士論文都在弄這個主題!

經過疫情期間的摸索與研究,福哥舉辦了一系列的分享活動,跟大家分享線上教學的技術,其中有兩場是特地開給所有醫療從業人員,造福了數百位的同好,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親身體會。

這兩場是福哥無償的分享,我也希望能夠無償的分享一些心得給大家。




線上教學技術的三個核心概念


一、回歸教學的本質


福哥開場就請大家不要被「線上」迷惑了,做線上的教學與分享仍然要回歸教學的本質,如果講授的內容豐富而且以前自己的實體課程就相當精彩,那麼線上課程也一定會相當精彩。

線上課程仍然可以很順利的應用「講述法」、回答問題的「選擇法」、分組或點名回答的「問答法」、以及許多線上演講系統可以執行的「小組討論法」、示範給學員看,然後請學員嘗試做做看的「演練法」、以及事先準備好的「影片法」、或者搭配分組競賽的「遊戲法」都是可以在線上課程操作的方式,只是過去熱絡的實體課程氣氛,難免會因為距離因素受到影響,但如果只是為了提升學習的成效,相信一定沒有問題。


二、最小資訊化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


有些老師會運用一些線上軟體,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轉換軟體去做其他的操作與練習,但是每次軟體的切換都是一次注意力的切換,是否值得去做這件事情,每位老師在備課的同時,應該同時考量進去。

就像準備簡報也不是越花俏越好,最好簡報清楚簡單,不要有過多的資訊,也不要有過多的動畫,反而可以有最好的效果。


三、兩機在手是基本需求


兩機的需求是至少要一台電腦跟一台手機,電腦作為主要課程施作的平台,手機則用另一個帳號登入系統,用來監測學員看到的畫面,避免學員看到不該看的東西XD

如果電腦能夠搭配雙螢幕,就更可以順利地分享畫面,力求順利的掌控現場狀態。

當然,如果要做到專業版,螢幕跟器材當然是越多越好!福哥這場的分享就用了六台裝備!

事前的練習也相當重要,不然相信大家應該都有經驗,每次總是有人分享自己畫面之後,要不斷問大家有沒有看到他的畫面XD


何小玉老師製作
何小玉老師製作


國外今年的醫學年會都已經全部線上化,每天信箱都有許多不同的通知信,包含哪位大師幾時要開直播都會通知XD。

線上教學以及線上會議甚至線上辦公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大家一同抗疫的同時,可能也要儘速習慣趨勢的變遷。祝大家疫情期間都能平安,也能快樂的學習!


延伸閱讀




接受專業諮詢評估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疫情升溫,本土研究揪出四大因子影響睡眠


作者:陳田育醫師|台灣睡眠醫學會




隨著台灣疫情升溫,「失眠」在google關鍵字搜尋中也開始變得熱門。台灣睡眠醫學會提醒,民眾務必要注意自身的身心健康與睡眠品質,因為疫情導致的失眠與睡眠障礙可能會是重要的心理健康預測指標!好的睡眠是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睡眠醫學會也提供好眠三招,呼籲民眾一同用好眠對抗新冠肺炎。


國衛院研究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林煜軒醫師團隊近期發表於醫學資訊最頂尖的《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研究指出,「失眠」是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最敏感的指標。該研究團隊採用Google Trends資料,分析全世界19個國家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發現當各國實施封城後,19個國家的死亡增加數,與「失眠」搜尋量增加天數呈正相關。

「失眠」相關關鍵字在google搜尋增加最多的是「隔離失眠」、「失眠原因」、「冠狀病毒失眠」和「失眠療法」。顯見失眠可能是由於隔離政策增加了社交孤立,進而加劇了負面的影響。在疫情之下的心理健康評估中,「失眠」與睡眠品質的改變,佔有重要的角色。


凱旋醫院|高雄醫學大學研究


另一個由高雄凱旋醫院李典政醫師與高雄醫學大學顏正芳教授團隊藉由臉書與網路問卷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的台灣本土研究指出,有四大因子容易在疫情期間影響睡眠,分述如下

  1. 過於擔憂新冠肺炎疫情
  2. 社會支持程度較差
  3. 疫情衝擊學業與工作
  4. 原本健康狀況較差


最新實證


今年剛於美國睡眠醫學會官方期刊《臨床睡眠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發表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縱覽全世界13個國家的研究結果發現,確診新冠肺炎者,有高達74.8%合併睡眠障礙,而疫情下36%的醫療人員,以及32.3%的一般民眾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礙。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綜合以上資訊,失眠是疫情期間身心健康的一個指標性因子,而睡眠又與健康息息相關。為此,台灣睡眠醫學會提出三個方法,協助民眾在疫情期間維護睡眠品質,以利維持良好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一、 睡前兩小時,遠離新冠肺炎訊息


目前的新聞資訊來源,除了各新聞台不斷地呈現外,社群媒體也會不斷出現新冠肺炎的相關訊息,建議民眾應考慮避免過度沉浸於相關的訊息轟炸。同時應避免於睡前持續閱讀相關資訊,容易提升警覺度,導致入睡困難以及夜眠中斷等問題。


二、 居家輕隔離 正常作息維持生理節律


目前許多民眾已經改為居家遠距工作,小孩也因為停課之故改為在家學習。在如此特殊的情境之下,許多人的作息開始改變,會因此延後睡眠也延後起床時間。學會建議民眾在此疫情期間,應持續保持原本工作與上學期間的作息時間,避免未來解封時,生活作息大亂,跟不上既有的行程。


三、 轉念加正向,減少憂鬱與焦慮


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與生活習慣,在疫情升溫之際,建議民眾在辛苦之餘,也要多做正向積極的思考。例如因為疫情因素取消的許多活動,可以藉此檢視相關活動對於自己生活的重要性,重新檢視生活的重心。

孩子因疫情無法上學,也能因此做機會教育,讓孩子更了解在學校就學的可貴,運用轉念的思考與適度的運動休息,減少焦慮與憂鬱的情緒,自然也較不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然而,若您持續於疫情期間出現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或是比平常早醒的睡眠型態改變,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響,且一週內有3天以上,就建議應該尋求醫療上的協助。


延伸閱讀




接受專業諮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