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一席話,勝讀三年書
作者:陳田育
波士頓是一個充滿學習機會的城市,全美國以及全世界各領域的專家,讓這個城市永遠充滿前進的力量,非常幸運能夠短暫在這個城市進行學習。來到美國的第一個月,拜訪了當初協助我申請進修的麻州總醫院精神科楊醫師,老師談笑之間,提醒了我一件事情,在美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甚難習得太高深的技術,但這裡卻是一個寶庫,既然人已經來到這個城市,要想辦法多多接觸有興趣的老師,主動提出申請進行觀摩與學習。而我,將這句話牢記在心中。
陸續只要有機會看到有興趣的演講或團隊,我都會稍加留意,假若時間許可,都會儘量參加,目前也很順利與幾位資深的老師與前輩單獨見面。而單獨面談所受到的衝擊與刺激,與大堂課聽講或單純在旁觀摩看診完全是另一個檔次的學習。然而,這些老師們的時間都是相當寶貴,如何讓老師們願意挪出時間單獨與自己見面,同時又要避免因為領域不同而冷場,其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努力克服。
向大師請益前我所做的三個準備
一、
紀錄大師風采,立即接觸分享。
透過大師的演講,其實大概就知道老師的專業是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假若覺得想要進一步接觸,我會利用合適的時間幫講者照一到兩張相片。在美國演講時通常沒有人會拿出相機對著投影片照相,因此需要拿捏照相的時機。通常QA時段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燈光充足,也不會有偷Slide的感覺。此外我會記錄演講的大綱,假若演講結束可以的話,最好能面對面講一兩句話,就算沒有機會,也可以在當天寄封email給老師,並附上演講照片,自己簡單的心得,與個人簡歷。通常講者都會給予很正面的回應,有的老師甚至會主動約見面,就算沒有進一步見面的機會,也都是彼此連結的契機。
二、
瀏覽大師成就,找尋共同彼此。
一旦有機會能進一步面談,我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將老師所有近期的著作以及網路上的演講錄影稍微看過,同時深入的思考與自己的連結。假若做不到連結,至少可以選其中幾個近期有名的著作,細讀之後找出一些問題,以作為見面時討論的話題。大部分的老師都非常的有經驗,他們也都有各自願意與我見面的理由,但某方面而言,他們也都期待我能夠帶給他們甚麼訊息或想法。千萬不能完全沒準備就與老師見面,一來不禮貌,二來也浪費彼此的時間。
三、
準備特色禮品,建立長久關係。
在國外與別人互動,其實也代表了自己的單位與國家。尤其在國際化的城市,大師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如何同時利用會談的機會,讓大師對台灣產生好感甚至有興趣其實很重要。也只有做到這點,未來才有機會能建立合作或是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因此,如果能送老師只有台灣才買得到的禮物,會是拉近距離的一個好方法。因為輩分差距極大,且老師們也都知道我們是咬緊牙關才有辦法出國一趟,通常太貴重的禮物他們也會困擾,這次來美國前,我準備了許多有台灣圖案且包裝精美的杯墊,價格不貴,但卻很有紀念價值。每位老師都很欣然收下,同時也讓自己有機會再向老師們介紹台灣大概的狀況以及地理位置,再次加深他們的印象,以期建立正向長遠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