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網路個人品牌工作坊(榮獲最佳網站設計大獎)

 




“醫師,我有看過你在網路的文章,所以我想請教一下…”

幾年前利用一些空檔,自己買了一本書,按照書上的步驟設立了一個部落格,原本希望可以一周數篇的寫文章,但後來大部分用來記錄自己參加一些活動的心得。偶爾因為一些學術邀稿或者演講過後,順勢做了記錄放上部落格。

部落格內雖然沒有幾篇文章,也沒有特別分享與經營,但幾年過後,默默地也有幾萬次的點閱率。

隨著越來越多生活中的瑣事,經營部落格與粉絲團這件事情,雖然一直放在心上,卻沒有認真開始。但近來門診患者開始增加後,陸續有患者表示是因為自己在部落格寫的其中幾篇文章,而前來尋求治療建議。

這讓我開始覺得部落格的經營可能有其必要。而更重要的事情是,因為患者看過文章,所以很多的重點我不再需要重新確認,節省掉許多門診問診的時間,這讓我覺得相當受用。


網路部落格可以帶來時間與空間的槓桿


我們知道買房子需要去貸款,因為很難存到很大筆的錢才去買房,就算有錢,也覺得應該留更多的現金在身上。部落格對於醫師也有同樣的效果。因為部落格,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機會因為自己網路的文章與自我介紹而認識自己,不會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

因此網路部落格,是個人品牌經營與意見傳達的其中一個很穩定的管道。是個不會喊累的好幫手。


投資新思惟也是一種人生的槓桿


我曾經上過幾堂新思惟的課程,後續都對我的人生呈現許多正面的回饋,讓我有更多的國內外演講機會,也有更多元的研究文章發表,因此雖然學費不便宜,但後續造成的投資報酬率其實很不錯。

雖然我在決定到新思惟上課前,已經有架設過自己的部落格,但最困擾我的,是格式上一直會跑掉,尤其在手機的體驗上很有問題,這個困擾著實降低我筆耕的動力。

加上回到醫學中心工作後,連續兩個月我都發現整個月我竟然只有一兩天可以休息,每個假日都有活動或者值班,可以預期,未來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忙碌。想要靠自己力量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容易。

因此下定決心,決定回到新思惟重新補強這一部分。


新思惟解決了我的困擾


透過一整天的學習,我更了解整個網路的操作趨勢,也看到網路社群紅利的轉變。此外,透過互動實作的時間,我終於克服以往手機閱讀部落格跑格式的問題,同時在助教的協助之下,讓原本的banner更加生動有活力。

更因為新思惟的樣板,讓我可以更快速的寫作,相信可以節省更多時間,也可以期待未來部落格帶給我的紅利。

很幸運這次的課程最後,自己設計的網站獲得了許多朋友的肯定,但其實這個肯定很大的部分是因為我有做了相關的預習。除了原本就有操作過這個部落格的系統之外,上課前我也閱讀過不少朋友的課後心得,因此實際操作上,可以更得心應手。

更利用課後一兩天最有印象的時候,重新再把舊家整理過一次,讓學習可以深入腦海。

建議對於新思惟各種課程有興趣的朋友,課前的預習與課後的操作複習非常重要,相信如果可以紮實的操作,並且在提問的時限內多問問題,一定可以將學習最大化,預祝各位朋友都能大成功!


更認識陳醫師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統合分析工作坊(榮獲製圖大獎)






因為新思惟,意外踏入統合分析領域


接觸到統合分析,是去年很意外的透過同學引薦,在網路上認識了曾秉濤醫師。年紀相仿的大家,跨院組成了精神科的實證醫學團隊,開始了統合分析的系列研究。

透過網路的連結,在資料都已經初步完成時,我與曾醫師才在去年的新思惟年會第一次見面說到話。第二次見面時,已經是年底在國際醫學會的初步研究發表。

但也透過那次的合作,讓我深刻體驗到一個新時代的機會。網路的快速連結搭配上共同的信念,會創造出許多新的成果,並大幅節省時間成本。也非常感謝新思惟這個大平台,讓大家能有彼此合作切磋的舞台。

後續的一年中,因為團隊不斷有人發表研究,也因此參與了非常多相關的研究發表過程,但礙於生活中仍然有許多要務,對於統合分析的了解仍處於可以看懂資料並做評斷,但缺乏獨立精準完成的能力。


新思惟的課程,解救了分身乏術的我


今年六月國外短期進修結束返國後,一直希望能夠把統合分析這個能力建構起來,然而返國後,在既有的臨床與家庭事務下,其實很難再有多餘的心力專注去學新的東西,因此新思惟一天的課程,再次成為我的第一個選擇。

自己過去參加過兩次新思惟小班工作坊的心得就是:「一定要課前預習,並且課後立即應用」。

畢竟一天的工作坊,實在無法包山包海的學到所有的知識與技巧,如果當天才第一次接觸相關的主題,恐怕會嚴重影響到學習效果,但假若已經對相關領域有一點了解,但希望更深入或是了解細節,那麼新思惟的課程就非常適合。

藉由過去一年多對於統合分析的接觸,其實心中本來就有非常多的疑問,而過去一年多的操作,也正好成為我對於這個課程最好的預習。

兩位主要講師中,張醫師接受過完整的相關博士訓練,曾醫師則是從發表過程的錯誤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兩位同樣都是多產作家,但剛好從不同的角度提供給學員不同的視角,可以說是非常棒的組合。

這次也因為自己過去在操作中有不少的問題,剛好可以利用課程的機會一次把問題問清楚,讓自己未來在操作上能夠更為順利。


對於統合分析,我的想法是


上半年很幸運有機會能夠到國外短期進修,其中剛好有機會接觸到幾位在國外專門做統合分析的博士後研究員,很讚嘆他們能夠發表非常具有影響力的研究。

與全職做研究的他們相比,在台灣當臨床醫師的我們實在不容易有心力分析非常大量的文章。然而,我們依然可以有機會為科學貢獻心力,尤其不論是做臨床研究或者基礎研究,從開始做研究到真正有實際文章產出通常都需要幾年的時間,而利用這個時間差,統合分析這項工具剛好可以補上沒有文章發表的空檔。

我們可以利用統合分析去了解自己做的領域中,目前實際的實證狀況如何,一方面回顧文獻,一方面整理資料,甚至能有機會與自己的主要研究相互呼應,成為系列文章,何樂不為?

然而,如同健保資料庫一樣,統合分析仍然有可能會出現發表不適切主題的問題。尤其目前雜誌社競爭激烈,幾乎只要能寫出文章都能夠找到刊登的地方。因此這部分值得所有進入這個領域的研究員彼此提醒,我們務必依照指引操作,並慎選合適的主題分析,一同為科學的進步留下一些足跡!


更認識陳醫師




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榮獲演講王)

 



這是一篇四年前的課後心得,這次整理部落格發現當時的心得一直沒有整理到網誌,當時非常幸運,可以在3分鐘的演講中獲得演講王的頭銜,幾年後的今天,每個月都有不少的公開演講需要應付,當時的準備與投資,獲得了不少的回報。


寫在前頭

 
很榮幸即將在第一屆新思惟年會,上台分享我的一些故事,然而面對底下兩百人付了將近一萬元進來的朋友們,其實壓力極大,很擔心會讓大家敗興而歸。所以一直很希望能在正式上場前,有機會上校長及棓爺合開的《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

正巧,網路公布最新梯次的《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開放報名,4/10 是這個梯次的上課日,然而這天,也是我小孩的預產期。

再三考慮後,獲得太太的諒解,我依然先報名下去,而孩子也很配合的,在上課的幾天前出生了。後來我相當幸運的獲選為演講王,其實我最想感謝的,是家人給我的支持與體諒,以及孩子出生帶給我的好運。


我的 3 分鐘短講準備心法


每個人參加這種所費不貲的課程,一定都有自己的目的。對我而言,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這次的課程,能讓我五月份的演講盡量順利完成。

然而,當我真正花心力去了解這類型演講的構成後,我認知到我不可能在 3 分鐘講完 10 分鐘的內容,所以看過前幾屆所有學員的心得,盧彥哲醫師與黃柏誠醫師的分享心得我閱讀了至少三次以上,以下是我準備的方向,希望可以協助未來有需要準備短講的朋友們。

1. 從聽眾的角度出發


一個好的演講需要獲得共鳴,這個工作坊每次大約都有一半左右的學員來自非醫界,所以題目的訂定需要仔細思考。而太過專業的主題,或許對於演講的初學者在表達上會比較吃虧。

2. 說服聽眾甚至引起共鳴最重要


演講最重要是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聽眾,最好還能讓聽眾相信自己的話且有所共鳴,這一點有聽過蔡校長演講的人應該都有所感。所以我選擇以自己的故事出發,搭配一些自己的產出,提高說服力。

3. 內容宜少不宜多


3 分鐘時間有限,後來我自己設定只傳達一個想法,前面透過自己的故事帶入,之後用 30 秒做一個總結,最後以呼應主題的一句話留給聽眾。原本希望簡報能壓在 10 張左右,後來實在沒辦法,做到 20 張。

最後我決定背稿,包含簡報的動畫都記住,完全不回頭看簡報,只看聽眾,讓我說的故事可以不被中斷,以免超過時間。這次孫一峰院長僅以 4 張圖片傳達自己的故事,是最棒的故事性演講,慢慢的說,讓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院長身上。最後院長動容的結尾,相信許多人都紅了眼眶,等級直上 TED。
 

4. 避免喧賓奪主


演講的主軸在講者,簡報只是輔助。我自己以五月份要演講的相關主題出發,構思了非常久,大致確定要表達的方式後,我最後幾天才開始製作簡報,避免自己因為先做簡報而限制了思考。
 

5. 珍惜新思惟的團體力量


棓爺在課前非常熱心的協助大家準備演講,相信有任何困難都可以跟他討論。除此之外,過往學員的心得都可以在網路上觀看,我也相信如果禮貌地請教參加過的學員,應該大家都很樂意彼此協助。
 

6. 臨摹心法


課前資料中棓爺提供了許多網路影片的連結,其實是很好的參考模板,此外我也看過許多學員推薦王永福老師的書「上台的技術」,容我再向各位同學推薦另外一本書,謝文憲老師的「說出影響力」,對於初學者如我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入門好書。

7. 練習練習再練習


因為太太生產的關係,我一直沒有完整的時間可以好好練習,所以我在大致的簡報完成後,先打了一份逐字稿,之後利用空檔就稍微分段練習。課前在一個留言串中看到之前的演講王戴大為醫師說,他上場前演練過 20 次,但因為演講只有 3 分鐘,所以也只花了一小時左右預演。

所以在上課前一天,安頓好家人回到家後,已經晚上十點多,也要求自己練習 20 次,大約一點多休息。根據我的經驗,一鼓作氣不休息的 20 次練習,應該可以順利把 3 分鐘演講的內容完整背起來,同時前一天的密集練習,會讓隔天的表現更有踏實感。

8. 永遠給自己一個機會


我獲得「演講王」的肯定後,一位認識超過 20 年的朋友傳訊跟我說,他完全不敢相信我會演講!

是的,平常的我是一個說話跟不上思考的人,聲音不好聽,口語表達一直是我最差的一塊。然而,3 分鐘的演講是一個最好的練習,相信這也是課程設計的其中一環。因為只有 3 分鐘,所以可以設計橋段,透過練習,讓自己的缺點盡量被掩蓋。而這也是後來我選擇比較多簡報呈現的關係,透過圖像的呈現,讓聽眾除了聽我說,也能透過眼睛看到的畫面,減少我說服力不佳的缺點。

當然,圖像的呈現也相當感謝去年底上過欣宇醫師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後,讓我在簡報的架構上更具視覺化,也更有說服力。然而,3 分鐘的演講成功並不代表換一個主題或是把時間拉長為 20 分鐘甚至 1 小時,我就可以有好的呈現,但這次 3 分鐘的經驗卻給了自己更大的信心,未來繼續努力!
 



講師認真,學員當真。


這個工作坊其實包含兩部分的學習,除了練習構思一場簡要的演講外,同時也是一場教學法的學習。

這幾年來,成人教育的領域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老師對外開課,有稍微關注的人就知道,校長與棓爺一直都是持續精進,走在浪頭上的領先者。台灣教育走到現在,許多教職的認定,其實還是很現實的只看研究產出,從來沒有教學品質認定的機制,也沒有教大家如何進行一場好的教學。

棓爺在課程當中的運籌帷幄,分組掌握氣氛,讓有經驗的學員帶著剛起步的學員一起融入。新思惟課程設計中,從課前預習、客製化課程、團體激勵、到課後作業再強化,讓大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有最大的學習效果。

很多人常私訊問我,這麼貴的課程真的值得上嗎?我的想法是,如果願意空下時間,且有相關需求,只要好好完成所有的作業,用心看待課程中的每個步驟,真的會有很大的收穫!


前進的路上,有你我相伴。


與新思惟其他工作坊不同的是,演講工作坊有許多非醫界的伙伴參加,這次不論是立委參選人孫掌櫃、餐飲業的高總經理、在小學任教的李老師,以及放棄高薪創業的蘇醫師,其對人生的態度都給予我很多的啟發與感動。相信這也是新思惟一開始創辦時可能沒有想到的結果。

持續在正確的價值中前進,讓彼此進步,為人生創造更多的機會!


更認識陳醫師